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
7月10日晚间,良品铺子(603719)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正在筹划重大事项,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。
受此影响,公司股票自7月11日开市起停牌,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。
股价“抢跑”涨停,监管火速介入
然而,这事儿最“迷”的地方来了!
就在公告发布前的7月10日,良品铺子股价开盘后不久便直线拉升,迅速封死涨停板,最终以涨停价13.71元/股收盘。当天成交量显著放大,换手率高达7.26%。蹊跷的是,交易时段内市场上并未出现任何与公司相关的重大利好消息。这波“未卜先知”式的涨停,瞬间点燃了市场对内幕信息泄露和违规交易的质疑。
监管部门的反应堪称“光速”!当晚,上海证券交易所火速向良品铺子发出监管工作函,就公司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一事明确监管要求,对象涵盖上市公司、董监高、股东、控股股东及实控人、中介机构等。
控制权易主背后:业绩承压或是主因
记者注意到,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突然筹划“易主”,背后很可能与公司近年来持续面临的经营困境有关。作为曾经的休闲零食“顶流”,良品铺子近年风光不再,业绩有点“扛不住”了。
良品铺子业绩概况(来源:东方财富)
财报显示,2024年全年,良品铺子营业收入下滑,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0.46亿元,遭遇上市后首度年度亏损。进入2025年,颓势未改。今年一季度,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9.34%,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157.85%。面对压力,公司也使出浑身解数自救,可惜效果似乎不太理想。
与此同时,业绩的下滑也引发了资本和股东的减持“出逃”。从2010年就开始陪伴良品铺子的“风投女王”徐新麾下的今日资本也在2023年开始密集减持;股东高瓴资本开启多轮减持。
高瓴资本旗下机构2023年和2024持股变化(来源:东方财富)
除此之外,良品铺子控股股东也在减持。随着良品铺子上市满一年,公司的第一批限售股解禁后,高瓴资本便迅速启动多轮减持计划。首轮减持于2021年3月至8月实施,高瓴系累计减持公司总股本的2.69%;随后的第二轮、第三轮减持,又分别减持了1.47%和1.95%的股份。2022年11月20日,良品铺子公告显示,高瓴系计划在2022年11月25日至2023年5月21日期间,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.56%的股份。不过,截至该轮减持计划届满,其持股比例仍维持在5%,随后又披露了新的减持计划。良品铺子年报显示,2023年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仅有香港高瓴持股3%,2024年则未显示高瓴系公司,这意味着高瓴资本可能已完成实质性清仓。
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、宁波汉亮等股东近两年亦买卖动作不断。根据良品铺子年报,宁波汉意成立于2017年8月,合伙人包括普通合伙人宁波汉旭艺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、有限合伙人杨红春、有限合伙人杨银芬、有限合伙人张国强、有限合伙人潘继红,最终控制方为杨红春、杨银芬、张国强、潘继红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宁波汉亮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汉宁、宁波汉良、宁波汉林等公司同样由良品铺子创始人之一的杨红春控股。
今年6月,徐新的今日资本实际控制的第二大股东达永公司完成了自2023年6月以来第15次实施减持操作,期间累计套现4867.04万股,持股比例由30.3%骤降至18.16%,减持频率与规模均创下良品铺子上市以来纪录。
如今休闲零食赛道“卷”上天,良品铺子腹背受敌:一边是量贩零食等新玩家凭借低价策略疯狂“吸粉”,抢走传统品牌市场份额;另一边,消费者口味越来越“刁钻”,对零食的品质、口味、健康属性要求水涨船高,公司在产品创新和供应链优化上压力山大。
在这个节骨眼上引入新控股股东,看起来像是良品铺子试图“破局”的一招。
后续看点:悬念待解,监管调查成焦点
目前,控制权变更的具体细节还是个谜,市场都在观望新“老板”会带来什么新战略和资源整合方案。同时,监管层对股价“抢跑”事件的调查进展更是焦点中的焦点。倘若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被“实锤”,相关方不仅面临重罚,公司形象恐怕也要“跌跟头”。
对良品铺子来说,这次控制权变更既是挑战也是翻盘的机会。在行业激战正酣、消费市场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,能否借“新东风”实现转型、重回增长快车道,值得关注。
不过,令人警惕的是,良品铺子这次股价“未卜先知”叠加控制权变更的戏码,不仅给休闲零食行业敲了警钟,也给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新课题。
全胜达配资,股票配资网址之家,点金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