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 月 1 日起,最高人民法院的社保新规将正式生效。个体工商户、街边小餐馆都得给员工缴齐 “五险”,签了 “自愿放弃” 协议也没用。这个变化,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,在餐饮行业和劳动者中间都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9 月 1 日起,最高人民法院的社保新规将正式生效。个体工商户、街边小餐馆都得给员工缴齐 “五险”,签了 “自愿放弃” 协议也没用。这个变化,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,在餐饮行业和劳动者中间都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老板的账本:多缴的钱从哪来?
深圳城中村的肠粉店老板陈姐,最近总在店里算来算去。她雇了 2 个帮工,按新规每月要多缴 4000 多元社保。“一碗肠粉卖 8 块,毛利 3 块,这等于每天要多卖 50 碗才能补上。” 她的店每天流水不过 2000 元,这笔钱快占了净利润的一半。
北京的包子铺更难。按最低标准,每个员工单位每月要缴 1950 元。5 个员工就是 9750 元,不少小店每月纯利都到不了这个数。有老板直言:“要么涨 prices,要么少雇人,不然真撑不下去。”
但这些压力背后,是行业长期存在的 “潜规则”。以前很多餐馆用 “兼职”“合伙” 当幌子,其实员工天天上班,就是不给缴社保。现在这些招术失灵了,每周工作超 24 小时就得算正式工,想躲也躲不掉。
员工的底气:终于敢生病敢养老了
服务员小张在餐馆干了 5 年,没缴过社保。上个月发烧到 39 度,硬扛着不敢去医院,就怕花钱。“现在知道老板必须给我缴医保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 他打算等新规实施后,跟老板提这事,“就算不干了,也能要补偿”。
新规里的 “经济补偿” 条款,成了劳动者的护身符。工作满 1 年能拿 1 个月工资,满 5 年拿 5 个月。上海一位厨师就因为单位没缴社保,离职时拿到了 3 万元补偿,“相当于多赚了半年工资”。
更重要的是安全感。餐饮行业员工流动大,很多人觉得 “缴社保没用”。其实不然,社保记录跟着人走,哪怕换工作,养老保险能续上,医疗保险也不会断。将来老了、病了,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保障。
行业的转型:阵痛之后是规范
有人担心新规会让小餐馆关门,其实未必。广州一家连锁粥店早就给员工缴齐了社保,老板说:“成本是高了点,但员工稳定,很少跳槽,反而省了招聘和培训的钱。” 现在他们的门店比那些没缴社保的小店,顾客评价更高。
智能化也能帮上忙。用自动点餐机代替服务员,用洗碗机减少洗碗工,人工成本降了,缴社保的压力自然小了。杭州有面馆用了智能煮面机,以前 3 个人的活,现在 1 个人就能干,还不耽误缴社保。
灵活用工也是条路。早餐店高峰期雇小时工,每周不超 24 小时,不用缴社保;核心岗位留全职,签正规合同。这样既合规,又能控制成本。说到底,行业要从 “靠克扣社保赚钱” 转向 “靠效率和服务赚钱”。
公平的起点:规则面前谁都不能例外
以前总有人说 “小本生意不容易,社保能省就省”。但劳动者的权益,不能因为老板 “不容易” 就被牺牲。餐馆再小,也是用人单位;员工再普通,也该享有社保。
新规不是要逼死谁,而是要划一条底线。就像交通规则一样,大家都遵守,路才能顺畅。那些靠不缴社保压低成本的店,其实是在不公平竞争。新规实施后,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,反而更公平。
社保是社会的安全网,少了哪一环都不行。餐馆老板多缴的每一分钱,都是在给员工的未来兜底,也是在给社会的稳定添砖。
你觉得新规对小餐馆影响大吗?身边有没缴社保的情况吗?评论区聊聊,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权益。关注我,了解更多政策背后的门道。
#餐饮店不缴纳社保协议一律无效#
全胜达配资,股票配资网址之家,点金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